护士问的是小事吗?

健康时报记者 梁 缘 健康时报驻北京朝阳医院特约记者 冯 喆

2018年01月25日10:44 来源:人民网-健康时报

  “昨天睡得好不好?”“吃得怎么样?”“24小时大便几次?什么性状的,量是多少?”当听到护士问起这些问题,可千万别觉得没啥技术含量。事实上,巡视和观察病人病情,是护士们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,这些询问之下细微的差别其实潜藏着不少疾病的蛛丝马迹。

  “今天排便了吗?”

  尽管跟人描述自己便便的形态和颜色,确实有点难以启齿,但在北京朝阳医院西院肝胆胰脾外科护士长吕玉颖看来,排便状态确实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。从颜色、形状到气味,便便也透露不少平时被我们忽视的身体警讯。

  除了形态,便便的颜色和气味也能提供疾病信息。一般来说,正常便便呈黄褐色或棕色,如果变黑则说明肠道出现老化现象,尤其要注意的是,当出现“柏油状发亮”的黑便便,要当心,很可能是上消化道系统的出血;如果便色灰白,可能是由于黄疸或由于结石、肿瘤、蛔虫等引起的胆道阻塞,应及早检查。

  “今天尿了几次?尿液颜色什么样?”

  排尿问题也是护士们的询问重点。尿液中95%是水,尿液颜色一般呈现为清亮的黄色,而“多彩”的尿液往往透露了身体的某种隐疾。

  吕玉颖介绍,如果尿液呈现为乳白色,则可能提示了丝虫病、腹腔肿瘤、结合压迫肾周围淋巴管等。如果尿液呈现淡红色或棕红色,可能提示了肾脏疾病,比如结核、结石及炎症等,也可能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血友病等,必要时可作化验检查。所以,尿色还是单调点好。

  “昨天睡得怎么样?”

  “睡得好吗”不仅是护士和病人之间简单的问候寒暄,也是护士们对病人睡眠质量的简单考察,而糟糕的睡眠也是负面情绪波动的触发器。

  《中华护理杂志》2016年的一篇论文曾对中国老年人睡眠质量与抑郁、焦虑相关性进行过分析。分析表明,老年人睡眠质量与抑郁、焦虑相关性随着时间、年龄不断增加,北方地区老年人相关系数大于南方地区。

  “头晕不晕?看东西清楚吗?”

  一般神经科的护士会经常询问患者:头晕不晕?视物模糊不模糊?吃东西有没有呛咳?除此之外,判断患者有无脑出血、中枢神经的疾病,还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瞳孔来判断。

  正常人的瞳孔能反射性地调节其自身的大小。当光线增强时,瞳孔缩小;当光线减弱时,则瞳孔散大。如果瞳孔反射异常或消失,表明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发生障碍。所以,临床常采用瞳孔对光反射来检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。

  瞳孔大小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有着重大意义。观察瞳孔的变化,是判断颅内疾病及昏迷、中毒等病情变化的重要依据。

  “感到心慌吗?”

  一般来说,正常成年人95%以上心率为60~100次/分钟,年龄越小,心率越快,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,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,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,一般为50次/分钟左右,不过这些都在正常范围内。

  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25亿至30亿次。心率过快,等于迅速消耗心跳总额,寿命自然缩短,尤其是高血压患者,若经常心率加快,可使血管内血流加速、压力增高,引起血管内膜损伤,在损伤处可出现脂质沉着,形成粥样斑块(动脉粥样硬化)。因为心率加快、心脏收缩力加强,容易引起心脏左室肥厚,而左室肥厚的高血压病人猝死率明显增加。

  “呼吸顺畅吗?”

  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一次4~5秒为最佳,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。正常人的呼吸应在16~22次/分,并且呼吸节律规则而均匀。呼吸深而快,应考虑是否有酸中毒;呼吸浅而慢,是呼吸衰竭的征兆;严重的呼吸衰竭常伴有点头样呼吸,甚至出现陈-施呼吸(呼吸逐渐增强增快又逐渐减弱减慢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,每个周期约45秒~3分钟);吸气时伴有“三凹征”(胸骨上窝、锁骨上窝、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)常提示有上呼吸道阻塞;呼气时呼吸困难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。另外,还要注意呼出气体的气味,如尿毒症患者呼吸有氨味,肝昏迷患者呼吸有肝臭味,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呼吸有烂苹果气味。

  “怕冷吗?身上发烫吗?”

  发热是许多疾病所伴随的症状,如细菌毒素等致热原进入机体后,使体温调定点升高。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,可以将发热分为低热(38℃以下)、中等热(38~39℃)、高热(39~40℃)和超高热(41℃以上)。

  体温过高和长期发热会使病人的一些生理功能紊乱,例如,由于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,可使病人出现烦躁、谵语、幻觉,甚至抽搐。长时间的体温过高可能引起体温调节中枢机能的衰竭,造成严重后果。

  因此,遇到病人出现高热,就应该立即请医生诊断、治疗。

(责编:许晓华、权娟)


相关新闻